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朗读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译文

不必替花儿忧愁她经受风吹雨打,风雨停歇时,也是花儿应当凋落的时候。劝君不要吝惜花前醉饮,人生难得如此痛饮。今年花谢了,明年花谢了,人就是在这一次次花谢中,白了头发。

趁着有兴致,喝它两三杯。选一处绿水青山美如画的地方,好好地去游览一番吧!只要是身边有酒心中无事,管它有花也好,无花也好,管它是春天,还是秋天,就应该痛痛快快畅游。

注释

青杏儿:词牌名,即“摊破南乡子”,又名“似娘儿”、“庆灵椿”,因赵秉文有此词而得名“闲闲令”。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风雨替花愁:即“替花愁风雨”的倒装。

休:凋落

瓯(ōu):杯。

追游:追寻景色游赏

教:使、令。

参考资料:

1、王大奇.《中国历代绝妙好词赏析》.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1月:第218页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创作背景

  金哀宗即位元年(1224年),赵秉文拜辞礼部尚书乞求致仕,但皇帝不许,留他改任翰林学士,他久在金朝官场,倍受官事、心事之苦,晚年虽位高权重,自己已经是白发老人,年华难再,因而企望脱离樊笼,实现真正的身心无事,故自号“闲闲老人”,写下此词以抒怀。

参考资料:

1、候健 李世凯 史继中.《历代抒情诗分类鉴赏集成》.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02月第1版:第769页

  古代诗词中,以“游春”、“咏春”为主题的作品何止千百篇,但内容大多不外乎“伤春”、“怅春”。赵秉文的这首《青杏儿》不与前人雷同,格清新,语句明白如话,本色天然。

  上片首句:“愁”,语句凝炼,一个“替”字,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关切之情。当暴袭来的时候,娇嫩的儿必将遭受的摧残。多情的词人不免“替”儿深深地担忧。“罢,也应休”,想来当肆虐的狂过后,遍地残红,期也该成为过去了吧。开又落,不由人不惜,而那多情善感的赏人、惜人,也就在这谢、春去春来中白了少年头。所以,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时光如流水,莫负春光啊,这也是“劝君莫惜前醉”的缘故。词的上片写至此处,词人表达了几许怅惘悲伤之感。

  然而,词人却不想用更多的悲凉、迟暮感来感染读者。笔调轻轻一转,“乘兴两三瓯”,下片意境立刻由沉闷、苦恼转向了明彻、欢快。“莫惜”深化为“乘兴”,揭示人们要积极开创美好生活,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要尽情享受。两三盏薄酒,听江,观明月,柳绿红,莺飞草长,造物是这样的神奇,大自然是这样的美妙,做人应该“拣溪好处追游”,得欢愉时且欢愉,莫要自寻烦恼。“但教有酒身无事,有也好,无也好,选甚春秋。”词的结尾表达只要胸襟豁达,有美酒相伴,无俗事缠身,有也罢,无也罢,春天永远常在,春光永远无限。

  这首词上下片对比鲜明,语言通俗易懂,又不流于俗白,体现了作者的艺术修养旷达人生情怀

赵秉文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赵秉文朗读
()

猜你喜欢

金兰况同心,莫乐心相知。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丝看煮茧吐,士听愤悱语。竹马非妙龄,美人恐迟暮。

()

玉勒嘶风出锦城,山光野色助离情。行行莫倦神华远,芳草连云伴去程。

()

正河阳花满。秋水芙蓉,艳红如剪。赘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题诗齐苑。

喜今日、光生银管。古署催妆开锦席,看一堂、紫罽铺香软。

()

黄栋河西一草亭,峄山相对两峰青。云浮鲁观无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游子临流方叹逝,醉翁行路巳劳形。亦知仁者偏多寿,何必丹丘住福庭。

()
弘历

风槐烟柳绿成帷,影度纱棂午日迟。暂向几馀閒学草,偶因吟罢亦敲棋。

曲池新涨分鱼子,碧宇高空放鹤儿。最爱子西传好句,依稀山静小年时。

()

一望云烟渺,蛩声四壁秋。有怀频问月,无兴强登楼。

水隔三秋恨,星分两地愁。相思浑不寐,欲汎剡溪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