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融上人兰若

过融上人兰若朗读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这首诗写诗人上访友不遇,却被优美自然景色所吸引,因而尽兴欣赏。过,访问之意;融,是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首句,通过头禅室里挂着僧衣的细节,既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也巧妙地暗示友人不在禅室里,写得干净利落。

  次句紧承首句,指出“窗外无人”,也是静悄悄的。只听见溪流水潺潺,溪上有各种儿飞来飞去。诗人以溪声、飞的声响和动态,反衬出寺环境的清静。

  接下去,第三句“黄昏半在下路”,省略了主语,句法简洁。七个字兼有叙事抒情写景。“黄昏”,暗示诗人尽管访友不遇却兴致未减,已在顶佛寺四周流连了大半天。“下路”,说明此刻诗人正慢慢沿着路往回走。“半在”,表明路上景色也很幽美,因此自己把半个黄昏都消磨过去了。

  “却听钟声连翠微”,“却”字,不仅起到转折句意的作用,还能使人想象诗人蓦然闻钟、回首驻足的情状。“钟声连翠微”五个字,以景物形象、色彩和声音收束全篇。因为作者凝神聆听着悠扬的晚钟声在深里荡漾、萦绕,所以他感到钟声同这浮荡间的青翠岚气连成一片。“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这一句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美景;而荡漾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诗人流连忘返、迷恋林的深情,就从这幅深幽景中透露出来。

  七绝诗篇幅短小,要求作者笔墨精炼。这首诗四句二十八个字,无一句、一字是多余的。摄取的景物虽不多,却显得丰富多彩。

綦毋潜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

綦毋潜朗读
()

猜你喜欢

莫向花前泣酒杯,谪仙依旧是仙才。
犹堪与世为祥瑞,曾到蓬山顶上来。

()

呼朋万里外,拍手层霄间。塞晚浮烟重,天空岁月闲。

断云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声歌在,更残且未还。

()

看山不觉暝,月出禅林幽。

夜静见空色,身闲忘去留。

()

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

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君其历九秋,与妾同衣裳。

()

寂寂扬雄宅,清凉几席虚。

萸香馈来酒,萤死读残书。

()

青粉墙低望里遥,红泥亭子柳千条。

郎船但逐东流水,西丽桥来北丽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