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咏风兰

点绛唇·咏风兰朗读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译文

风兰散发出不寻常的香味,素雅恬淡没有一丝浓艳浮华。它在秋风中摇曳的姿态犹如凌波仙子轻轻飘逸。

它的叶子如此稀疏,怎么耐得住那寒冷的清秋呢?于是留取那半缕清香入得画中,这幅张见阳之风兰可以堪称画中第一了。

注释

风兰:一种寄生兰,因喜欢在通风,湿度高的地方生长而得名。

别样:特别、不寻常 幽芬:清香 浓艳:(色彩)浓丽艳丽,代指鲜艳的花朵。

凌波:形容在水上行走的轻盈柔美的姿态。此处是说风兰在秋风中摇曳的姿态,好像是凌波仙子,轻柔飘逸。

忒(tuī)煞萧疏:意为过分稀疏。忒煞,亦作“忒杀”,太、过分 萧疏,稀疏、萧条。

冷香:清香,也指清香之花。多喻菊、梅之香气。此处指见阳所画之风兰仿佛散发出了微微香气。

参考资料:

1、纳兰容若.纳兰词全编笺注: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7-1:68-69

2、纳兰性德.纳兰词:凤凰出版社,2012-05-01:60-61

  词以“咏兰”为题,副题张刻本作《题见阳画兰》,可见此篇为题兰兼咏物之作。

  上阕从香气和姿态两方面对兰作了精致灵动的描摹。“别样幽芬”言兰散发出不寻常的香味,这种清幽典雅的气息,是那些浓艳的朵无法与之媲美的。兰不仅在香气上与众不同,而且形态上很灵动,词人在此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兰形容成水上行走的轻盈柔美的凌波仙子一般,飘飘欲去。而东在这里显然不是春,可以理解为时光,催开放和呵护的力量。整句表现了词人对兰的喜爱赞美,寄托了词人对这样美好兰不要去的太快的希望,也表达词人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够长存的美好愿望

  下阕则是通过对现实美好之易逝的惋惜反衬出词人对好友所作的兰图的赞美。秋意袭来,兰只得“忒煞萧疏”。“忒煞”一词写出了词人对之萧条的惋惜之心。然而尽管兰看上去已经太过稀疏,可仍散发出微微香气。显然,这里的“还留取,冷香半缕”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为这兰终究不是自然界的兰,只是友人的画罢了。因张纯修当时正令湖南江华,词人又用借代的手法,用湘江来代指友人,而其画上的兰竟然给人一种好似幽香散发的感觉,故此句为意谓见阳所画之兰堪称画中第一。至此,读者方才明白原来这是一阕咏物题兰之词。

  在这首词中,词人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来描绘兰,并未曾亲眼所见,但却通过友人的一纸兰图对兰展开了想象,将兰的香气和姿态表现地淋漓尽致。而结句词人则点出其创作意图,为全词的升华。当词人在为兰的萧瑟易逝而感伤时,一个“还”字话一转,引出只有在好友所作的图中能保有兰的韵姿和清香,使得美好的事物永存。衬托出友人作画功力深厚,所作兰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同时也将建功立业的夙愿寄托在友人张纯修身上,希望友人保有美好品质,并在所任职的地方作出一番成绩。

  本词描写的主体兰本非富贵之,而纳兰却对其情有独钟并大加称羡,体现了纳兰落拓无羁的性格和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的词。词中字字刻画,又字字天然,不即不离,不粘不脱,即“意有寄托,不作死句”。兰之形象绰约可见,而又不无诗人性情的处处流露。既咏物抒怀抱,显然颇含骚雅之旨,寓有诗人深挚的情怀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纳兰性德朗读
()

猜你喜欢

杨可弼

我笑羊叔子,岘首矜一生。

又怪谢阿客,伐山觅峥嵘。

()
姬翼

一气贯寥寥。冥混里、孰谓鹏蜩。千形万状随空化,乾坤运转,游尘野马,都在扶摇。

曳屣挈箪瓢。异玉食、肥马金镳。薰莸枭凤虽殊器,天钧一点,灵明不昧,各自逍遥。

()
戴梓

庭前有嘉树,双双落奇鸟。卿云散组翰,焕彩张灵葆。

乳哺群雏娇,噰噰聚晴晓。春风游冶郎,翠骑飞芳草。

()
刘崧

莫叹飘零万里身,尊前相见即相亲。黄花翠竹来江外,紫蟹银鱼出海滨。

雁度石门云气近,乌啼金井露花新。不辞令节成欢醉,总是登高能赋人。

()

缺月耿初夕,荒寒野店开。松声一枕落,茅屋万山堆。

愁岂扫能去,春还迟不来。思亲今夜梦,已近半程回。

()

今夜清辉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轮初上。万户千门连碧海,处处钩帘倚幌。

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谢东邻遗粔籹,恰分明、掬取团圆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