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朗读

译文

布谷飞来飞去的劝说人们早些耕种,白鹭趁着天晴在天上扑打着翅膀。

在层层石树之间的路上行走,听得山里田园放水的声音。

注释

舂(chōng)锄:白鹭;

扑扑:扑打翅膀。

  开头两句用形象而整饬的对仗句式刻画两种儿的活动,为写春耕营造一种正当其时的氛围。布谷杜鹃,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它在南方春天耕种季节鸣叫,它“播谷播谷”的叫声听上去就像在催人种谷一样,所以叫布谷。一“劝”字,将布谷的叫声人格化,形象生动而富有情味。舂锄即白鹭,它也是江南常见的一种类,全身白,两腿细长,喜欢在水田与河边活动。这种在水中起飞,很远就能听到翅膀打水的“扑扑”的声音,当它们成群地在清澈的水边、绿色的野、湛蓝的碧空飞翔时是很美的,所以杜甫留下了“一行白鹭上青天”千古佳句。该诗中,作者着一“趁”字,同样将舂锄人格化,好像它明白和日丽的大好春光转瞬即逝似的,因此要抓紧时间一展姿。可以说,春耕期间间这两种的活动,既将春天乡点染得生机勃勃,又为下文写春耕营造了浓浓的氛围。

  第三句写扣题发挥,从仰望的角度路之陡峭曲曲。从下向上望去,只见路盘旋而上,被层层叠叠的树木和岩石遮断阻隔,有时又露出那么一小段,就这样时断时续,蜿蜒而上,层层盘旋,越盘越高,越高越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巧妙的视角,将江南路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也凸显了生活的大背景。同时,又暗扣了一“行”,暗写了诗人沿路而上,边登边欣赏的情形,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如果没有这一句,那么最后通过田放水声写春耕也就没有依据了。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写的是农民放水播谷的繁忙景象。诗人关注的是乡的春耕,此时终于凸现出来了。这时,诗人已经来到了上。低头俯瞰,只见下斜坡上面层层如梯的水田平整如镜,在阳光的反射下,带子似的一道道绕在间;从梯田方向正传来汩汩的放水声。由放水声可以想见农民们巳开始播种稻谷,繁忙的春耕就此拉开序幕。至此,首句布谷的劝耕得到了呼应,全诗的主旨得到了凸显,诗人行之始就带有的欣喜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作者本来就热爱自然,本来就对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农村生活极为欣赏,当自然景物已经和人们生活和谐地融为一体时,诗人怎能不由衷地赞美和歌唱呢?

  该诗行所见所闻,构思巧妙,剪裁得体,卒章显“志”,语言清新雅丽,没有冗辞赘语。桐城派主张的“雅洁”和反对“冗辞”,从这里可见一斑。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姚鼐朗读
()

猜你喜欢

何绛

自今歧路各西东,事与浮云失故踪。已觉逝川伤别念,更来清镜促愁容。

星霜渐见侵华发,火影应难到洞宫。最是不堪回首处,隔江吹篴月明中。

()

怀抱何萧爽,凉风扫郁蒸。

寒蛩喧败草,饥鼠啮枯藤。

()

韦编三换。一石才过半。丘壑性,终难变。传文洛纸贵,顾曲吴绫贱。

便便也,撑肠柱腹皆奇卷。

()

孙膑古名将,庞涓俱学兵。刖足见齐使,始识田将军。

指麾辎车中,号令若风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郸城。

()

稽首观音,全彰妙有。

鹤唳青霄,莺啼绿柳。

()

冰霜同是岁寒心,回首江南间阔深。尚有风流何逊在,水边篱落待重寻。

()